u 学校概况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
学校创建于1896年,前身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是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是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同时也是“交通大学”最早两大源头之一。学校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誉中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定名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中国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学校先后经历了两次院系调整,一大批在全国卓有声誉的系组调整支援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兄弟院校。1964年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大三线”的号召内迁四川,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至成都,2002年在成都犀浦扩建新校区。现有九里、犀浦、峨眉三个校区,共占地5000余亩。
在125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守大学使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始终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见证和参与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不断奋进的光辉历史,形成了“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办学传统和“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培养和造就了以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等为代表的30余万栋梁英才,师生中产生了3位“两弹一星”元勋、62位海内外院士和31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改革开放以来轨道交通领域产生的院士几乎全部出自我校。邓小平同志给予学校高度评价:“这所学校出了不少人才。”
学校以工见长,设有27个学院(书院、中心),拥有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A+)并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土木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七(A-),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学校建有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3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建立起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完备的学科体系、人才体系和科研体系。学校围绕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轨、真空管道超高速等领域大力开展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构建了以世界公认的“沈氏理论”和“翟孙模型”为标志的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体系,科技成果四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轨道交通领域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第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学校还在国防科技、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数据以及物理科学、人文社科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现有专任教师27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含8名双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含15名双聘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此外,还聘请了近50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及诺贝尔奖获得者担任兼职(名誉)教授。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9200人、硕士研究生16575人、博士研究生2364人、留学生900人。学校有44个专业进入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6个;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4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学校有50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0年保持在95%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同59个国家和地区的211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成立“西南交大-利兹学院”,“2+2”“本硕4+1”“中法4+4”等留学、游学、访学项目涵盖全部年级。作为中国政府指定高校,援建印度铁道大学。有5个国家外专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办有3个国际学术期刊。
学校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及产业研究院,建立了“科技—孵化—产业”全链条成果转化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誉为科技领域的“小岗村实验”。
竢实扬华,交通天下。西南交通大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教育强国”等国家战略需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校,深入推进“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矢志奋斗!
(数据截至2021年5月)
u 人才培养专项简介
我校是教育部12所“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在十九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神的指导下,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政策精神,发挥学校特色,充分对接区域与行业人才需求,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企联合培养。旨在通过高校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项目实践,培养出一批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应用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创新人才。
2020年,学校与宜宾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西南交通大学宜宾园区合作协议。依托该协议,宜宾研究院建设了综合运输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宜宾分中心、轨道交通高电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宜宾分中心、天然创新药物研究中心、经济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地质资源开发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中心、新能源再生及传感器自供电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专项”具体情况如下:
1.项目以“定向实践,非定向就业”形式开展联合培养。所有参与专项的研究生均为全日制研究生,学生仅在宜宾研究院完成实践环节,而非定向就业。
2.项目采取“1+2”的学习形式,即学习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课程学习阶段。在校学习1年,完成课程学分;第2阶段在宜宾研究院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期间,完成实践学分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论文工作。
3.在读期间享受学校规定的奖助学金。此外,宜宾市设有专项奖学金,参与项目的学生可额外享受相关政策。
若有未尽事宜,由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解释。其他招生政策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为准。
u 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及名称 |
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培养单位 |
085500机械 (03 机械工程,拟招收6人) |
新能源及智能传感技术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02数学(二) ④ 824机械原理 |
机械工程学院 |
085800 能源动力 (02 电气工程,拟招收10人) |
(1) 电机与电器 (2)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3)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4)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5) 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02数学(二) ④ 922电路分析 |
电气工程学院 |
125300会计 (01 会计,拟招收3人) |
财务风险研究 |
① 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② 204英语(二) |
经济管理学院 |
125603 工业工程与管理 (01 工业工程与管理,拟招收3人) |
工业工程与管理 |
① 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② 204英语(二) |
经济管理学院 |
125604物流工程与管理(01 物流工程与管理,拟招收2人) |
物流规划与设计 |
① 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② 204英语(二) |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
086100交通运输 (03交通运输,拟招收4人) |
(1) 交通运输规划、运输组织优化、综合交通枢纽 (2)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交通系统优化与控制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02数学(二) ④ 929管理运筹学 |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
085700资源与环境 (01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拟招收4人) |
(1) 交通运输安全行为学 (2) 交通运输安全技术与方法 (3) 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管理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02数学(二) ④ 929管理运筹学 |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
085700资源与环境 (02 地质工程,拟招收8人) |
(1) 水文地质与地热地质 (2) 地质灾害和隧道高地温热害防治 (3) 地质灾害与防治工程、桩间土拱效应及其工程应用、工后边坡稳定性评价理论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02数学(二) ④ 830普通地质学 |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086000 生物与医药 (01 制药工程,拟招收8人) |
(1) 天然产物的分离、结构修饰及基于AI新算法的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合成 (2) 天然产物的分离、结构修饰及活性筛选 (3) 小分子天然药物的结构修饰、化学合成及活性评价 (4) 天然产物的分离及药物传递体系的构建 (5) 色谱分析、药物传递体系的构建、电化学传感器的组装及其在生命化学中的应用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8生物化学 ④ 827有机化学 |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本招生宣传册在执行过程中,如遇国家新出台政策,按教育部的新政策执行。
u 项目咨询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管理办公室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南交通大学综合楼239室
联系电话:+86-28-66367235,+86-28-66367494
邮编:611756